- 经验
- 740
- 分贝
- 0
- 家园币
- 1986
- 在线时间:
- 407 小时
- 最后登录:
- 2021-3-1
- 帖子:
- 377
- 精华:
- 0
- 注册时间:
- 2017-5-19
- UID:
- 1325596
- 注册时间:
- 2017-5-19
|
发表于 2021-2-22 18:46:48
|显示全部楼层
文 / 通信敢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,新春伊始,又到了各大运营商企业制定、下达全年考核指标的时候了,虽然我们常常吐槽中国移动的KPI文化,但不能否认的是,KPI就像是一根指挥棒,能以最简单、直接的方式指明整艘巨轮的行进方向和速度,同时通过层层分解下发,让数以十万计的员工能够准确知晓自己的工作方向。
那KPI是怎么来的呢?几大运营商的总部有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此事,会根据市场发展状况、企业内部情况、未来发展预判等,来制定KPI指标,此外,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就是——运营商的上级主管部门对运营商的考核指标。
而运营商最直接的两个主管部门就是国资委和工信部,国资委和工信部都是国务院组成部门,行政级别同级,管辖范围不同,其中,国资委管的是经营层面,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,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。

从今年国资委对运营商的考核指标上看,2021年对国内三大运营商来说可能是将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——
去年12月底,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强调,为更好引导推动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,国资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,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,突出对中央企业“两利四率”指标的考核,“两利”即净利润、利润总额,“四率”即营业收入利润率、资产负债率、研发投入强度、全员劳动生产率,以引导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,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防风险、利长远,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关键变化有两个:一是增加了“全员劳动生产率”,二是减少了“净资产收益率”。
事实上,这两个关键变化其实是一致的——过去考核“净资产收益率”是把运营商视作重资产企业,从资产中要收益;现在考核“全员劳动生产率”,意味着不再把固定资产看作运营商最重要的资产,开始更加重视人(运营商员工)的价值,要从员工的劳动中要收益。
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变化!很可能引发三大运营商经营管理决策的巨变!
想想,过去考核净资产收益率,运营商为了达成考核指标,会尽量控制投资投入,尽量合理规划各项建设工作,现在考核全员劳动生产率,全员劳动生产率=营业收入/员工数量。
为达成这个考核指标,运营商有两个努力方向,一个是扩大营业收入规模,另一个是减少员工数量。
扩大营业收入规模谈何容易?!事实上,运营商只有一条路可走——控制,甚至减少员工数量,俗称裁员!
事实上,从过去几年三大运营商的一些举动上,我们已经能大体上看到这个趋势,从中国联通混改的瘦身健体开始,到三大运营商纷纷推进划小承包,其目的都是为了所谓的“提质增效”!
过去,国内运营商受限于国企身份,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减员增效,毕竟国企要起到容纳人口就业,社会稳定的职责,这是国家的要求,连运营商都带头裁员了,社会动荡因素就增大了。
如今,国资委考核“全员劳动生产率”,从KPI的角度指引了运营商改革的方向,未来国内运营商可能将迎来“奉旨裁员的时代”!
|
|